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免疫和计划免疫一节教学设计

来源:中国疫苗和免疫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7-0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颁布,课程标准凝练了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为初、高中生物学教学指明了方向。课程标准明确课程教学更加关注育人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颁布,课程标准凝练了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为初、高中生物学教学指明了方向。课程标准明确课程教学更加关注育人目的,更加注重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也更加强调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课程标准中的教学建议指出,组织以探究为特点的主动学习是落实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教师应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亲自参与和实践,重视信息化环境下的学习[1]。

免疫学是生命科学中的重要分支,免疫对于维持机体的稳态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但学生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由于免疫系统相关概念抽象,例如特异性免疫,学生不容易理解,存在学习难点。在“免疫和计划免疫”一节教学中,尝试通过探究活动的设计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提升课堂动手动脑活动的容量,从而帮助学生达成重要概念的自主构建,在活动中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1 教学背景分析

在《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中,本节课属于一级主题“健康地生活”、二级主题“传染病与免疫”的内容,课程标准要求帮助学生建立以下重要概念[2]:免疫系统可抵抗能引起疾病的微生物、异己物质等,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物质等。

这部分知识在课程标准和海淀区学业质量标准[3]中的具体要求如表1。

表1课程标准 学业质量标准描述人体的免疫功能 通过资料分析,说出人体三道防线的组成和功能描述人体的免疫功能举例说明人体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说明计划免疫的意义 举例说出计划免疫通过情境模拟,运用计划免疫预防传染病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分析课程标准和学业质量标准得知,本节课承载了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命观念,教学时主线为结构-功能相适应,即通过对人体三道防线的结构分析得出免疫系统的功能,在形成对免疫功能(尤其是特异性免疫)的认识后,学生应用这一概念可分析获得对计划免疫意义的理解。在能力要求上,对免疫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功能的要求为“说出”“描述”,属于了解水平,对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要求为“举例说明”“区别”,属于理解水平。关于计划免疫的概念和意义要求为“举例说出”,属于理解水平;“运用”,属于应用水平。

2 教学目标

1)生命观念:通过人体的三道防线及其功能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命观念;通过免疫的功能形成平衡与稳态的生命观念。

2)科学思维:通过资料分析运用推理分析、归纳概括的科学思维,说出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结构组成;通过使用教师自制教具体会特异性免疫过程,区分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3)科学探究:利用资料分析、教具等进行探究并表达交流。

4)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认同计划免疫的重要性,积极自觉接种疫苗,并向家人进行科学宣传。

3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免疫系统三道防线的组成结构和功能;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2)难点:免疫系统三道防线的组成结构和功能;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抗原抗体的概念。

4 课前准备

1)确定学习小组:教学班级分成6 个小组,每组4 人,自主推选学习组长,并确定重点探究领域。

2)教具准备:自制特异性免疫磁力贴教具(图1)。

图1 自制的特异性免疫磁力教具

5 教学过程

5.1 新课导入

承接本章上一节传染病与预防的内容,通过图片展示各种已知的传染病(图2),提出驱动性问题:已知生活环境中存在很多种类的病原体,但人们并不总是处于感染或生病的状态,这是为什么?引导学生输出头脑中的前概念。根据学生回答,进一步追问:你能具体说说对免疫的理解吗?什么是免疫?生活中的哪些现象与免疫有关?

图2 各种人体传染病及病原体示意图

通过头脑风暴,输出学生前概念,引发兴趣,导入课程。

5.2 非特异性免疫

教师过渡:病原体从外界试图入侵人体内,凡是身体暴露在外面的或与外界直接接触的部位,受侵染的机会增加,因此在这些部位往往有一定的结构以抵御病原体入侵。

学生阅读资料并提出小组探究学习目的:说一说在身体的哪些部位存在什么结构能抵御病原体?它们是怎样发挥作用的?每组选择其中一份资料进行小组内的重点讨论。

文章来源:《中国疫苗和免疫》 网址: http://www.zgymhmy.cn/qikandaodu/2021/0708/1729.html



上一篇:高中免疫教学常见问题释疑
下一篇: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礼仪教育美和敬的核心理念及

中国疫苗和免疫投稿 | 中国疫苗和免疫编辑部| 中国疫苗和免疫版面费 | 中国疫苗和免疫论文发表 | 中国疫苗和免疫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中国疫苗和免疫》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